攝影的"空窗期"

隨著年紀和攝影的年資越來越大,拍照的時間累積到某個地步,偶爾會有段時間會發現自已出現瓶頸。

老實說,從四年前初初接觸攝影開始至今,我出現瓶頸的頻率很頻密,差不多每年總會出現一至兩次瓶頸,上一次的是 2009年的三月至四月。

曾奇怪自已為什麼總是這樣愛鑽牛角尖,為什麼過一段時間後總會不滿意自已以前的作品。

歸根究底,只是我的美感的準則一直在變,但究竟是準則變高了還是變低了就不太清楚了。 :-/

I Love Blue | 我 愛 藍

過往曾看過一些著名攝影家散文,也聽過一些攝友前輩的經驗,他們也曾面對這種瓶頸時段,他們推薦的應對方法都是 “別停下來,繼續不停地拍,直接衝破瓶頸為止"。

老實說,這麼熱血的方法我用過,可是在我身上並不完全湊效,踏進瓶頸期時,越是一個勁兒地胡亂拍攝,越容易鑽牛角尖。

反而我在發現瓶頸時都會讓自己停下來一會,重新整頓心情,待自己的心境回復平靜後再思考如何進步,尋求方法試圖沖破瓶頸的話,效果反而更好。

而在思考如何提升拍攝枝術,向來我都喜歡找個寧靜的晚上,播著些輕音樂,然後一口氣地重新翻遍以前拍的舊作品。特別是以前自己最有自信、最喜愛的佳作。

往往每次的重新檢閲都會令我從發現自已枝術上的不足,及照片自身的表逹能力的拙劣。

而瓶頸過後 Ryan 自己也會發現照片的悄微風格轉變了,自己也不是很了解。

但是找到新方向後,我將會經常有要想去拍照的衝動 ,工作和生活也會比較有勁兒。:mohawk:

現在 Ryan 也正俳迴在瓶頸時期,但這次瓶頸的時間比過往的都要長。

坦白說,自從 7月份從溫哥華回到香港後就已經開始了。也可能這次時間太過長,令自己對自己都快失去信心了。

看來我應該轉變一下衝瓶頸的方法了。 :wilt:

.

照片 : 攝於 Vancouver, Kitsilano Beach.

攝影的"空窗期" 有 “ 4 則迴響 ”

  1. 我自己是由第一部單鏡菲林機開始玩攝影到現在的digital機, 身邊的朋友由和我一起玩到現在全都放棄了, 但現在我還沒有放棄, 最近還買了一枝很貴的新鏡頭, 雖然現在經常一個人出外影相, 一張自己滿意的作品或人家認同的作品會給你很大的動力, 但我覺得拍照不是為了提升拍攝枝術和不停要超越以往的作品已去按下快門, 由找尋新的拍攝地點到按下快門一刻的全部過程都是很快樂的, 我們不是為了獎牌已去按下快門的, 只耍你覺得影相給你快樂的感覺便足夠了 :yes:

  2. @sunboy
    謝謝你呢!
    非常同意你的意見,終歸拍照還是給自己快樂還是最重要,因為這才是能一直玩攝影的原動力。

    只是我的就是太貪婪了,過點時間就會覺得自己拍的東西不夠好看。
    便會很想能夠拍到一些能刺激雙眼和大腦的作品 😛 😛
    這該能算是 “貪新忘舊" 的一種吧 :silly:

  3. 覺得自己拍的東西不夠好看,人家拍的都比較好一點, 我都有同一感覺, 往往在拍照後, 回家看相時總覺得拍得不好 ?:-) 我拍照時只是直覺覺得晝面吸引我, 便自然按下快門, 可能因為我不夠專業, 沒有詳細分析思考器材的運用, 部署, 晝面風格及各樣的細節, 但拍攝的過程及按下快門的一刻已給了我快樂感覺和滿足感, 不要放棄, 期待你的新相 🙂

新增公開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