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決定性的兩支鏡頭

大家有試過每當出發去拍照前,在關上背包口時不停猶豫究竟自己帶上的鏡頭合不合用。或會不停內心掙扎想多帶一支長焦距等等的煩惱?雖然聽起來這種煩惱很奢侈(笑)…

先旨聲明,這篇文並不是教大家選用什麼焦距或鏡頭,只是分享一下經驗。

同樣的話題,都經常會在網路討論區 / 或Youtube裡出現。從前初接觸攝影時,總會聽到大三元、小三元(即14mm – 24mm、24mm – 70mm、70mm – 200mm,大小之分只在最大光圈之別) ,當年也頗多攝影朋友喜歡用70-200這段拍人像的,我也經歷過這個過程。貪圖其長焦段的壓縮透視感及淺景深所帶出的立體錯覺

後來開始每個人都更响往定焦鏡頭的光學質素及大光圈所帶來的淺景深等等,我們不時會聽到某些刻板印象如人像鏡頭就得用85mm,50mm是標準焦距等等…

有時候,出門約拍,尤其是要遠行的,對拍攝場地和模特都不熟識。經常會猶豫想多帶幾支不同焦距的,以備不時之而。然而,我發現自己最後往往最常用的仍然是 35mm鏡頭。

這輯在台中糖廠拍的,我都是使用35mm鏡頭。有些看起來近一點的,都是用上了A7r2 的 APS-C 讓視覺「強行」成為50mm。

但其實當日我總共帶備了 25 、 35 、50 和 75mm 。 不換並不是我懶,也不是我對 35mm 情有獨鍾。因為我最喜歡的從來都是50mm焦段。那我經常用上35mm 的原因大概是因為習慣的影響。因為我都喜歡把景物和其他一起拍攝的朋友都拍下。(笑)

可能拍久了,從前自己的目光只會在意眼前的主體。現在都喜歡留意拍攝主體以外的事物,想要多拍到環境。雖然都只是隨意地拍拍而已,並沒有設下特定的主題。但人總會和景物產生互動,一起去拍拍的朋友,也會很吸引我去拍下他們在拍攝時的表情。嗯… 可能現在我是喜歡拍回憶多於人像吧。

這個正是上一篇文的模特兒吐吐。
女生拍照的取向和角度總會帶點驚喜,可惜是沒看到她這次的作品

在台灣,我多會使用35mm和25mm。因為這裡的風景實在太好看了,隨便去一個公園或癈棄後再保育的工廠。每次來到台灣都覺得,在這裡拍照的人真是太幸福了。

反之在香港,我都經常會拍35mm和50mm或85mm鏡頭帶上,因為普遍在香港拍攝時,總會拍到很多不知所謂的欄杆和路牌。也許香港的城市規劃員都是腦入水的,往往在一些綠化地帶或公園,放置一些非常顯眼但內容十分無謂的告示和標語… 抱怨的話語就暫時到這裡吧…

Model:憶憶 ( https://www.facebook.com/yiyiclub )

參數:Sony A7RM2 + SLR Magic Micro Prime 35mm T1.3, ISO:400 – 1600, WB:5200 & 5500 (C1,B2), PP4 (Cine2), No-Retouch.

整圖輯:

新增公開留言…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